摩洛哥国家电力水力局(ONEE)电力分公司近日发布招标意向书(AMI),计划招募BESS集成商(可与EPC公司联合投标),负责1600MWh-AC电池储能系统的设计、设备供应、施工、测试、调试及长期运维,项目将分为多个标段并在多个站点实施,计划于2025年底至2026年年中投运。此次招标不仅是摩洛哥在储能领域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更凸显了该国加速能源结构转型的坚定决心。
摩洛哥储能市场背景与政策驱动
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奠定储能产业发展基础: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端,濒临地中海与大西洋,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风能资源,为"可再生能源+储能"模式提供了理想条件。此外,作为世界磷酸盐大国,摩洛哥已探明的磷酸盐储量高达500亿吨,为本土磷酸铁锂电池产业提供了原料保障,吸引了国轩高科、中伟股份等多家中国电池企业奔赴摩洛哥建厂。同时,摩洛哥毗邻欧洲市场的地理位置,叠加与欧盟的自由贸易协定,使其成为连接欧非两大市场的储能产业枢纽,在原材料供应、技术引进和产品出口方面具备显著竞争力。
政策驱动与电网升级需求双重推动:摩洛哥政府制定了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结构中的份额提高到52%的目标,并通过资金补贴、税收减免、竞争性招标等措施,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据ONEE数据,2023年摩洛哥电力总装机量为11.47GW,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达4.67GW,占总装机的40.72%。然而,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提升,其固有的间歇性与波动性问题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摩洛哥启动1.6GWh电池储能系统招标,既是应对当前电网调频需求的务实之举,更是实现能源战略目标的关键布局。
两大机构协同推进储能项目:摩洛哥政府主要通过ONEE和Masen两大机构推进储能项目建设,ONEE主导的1.6GWh电池储能系统招标,是摩洛哥国有电力公司首次独立开展的大规模储能系统采购,标志着摩洛哥储能产业发展程迈入新阶段。而Masen主导的储能项目多与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捆绑,其启动的Noor Midelt系列招标项目,创新性地将光热-光伏混合发电与储能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的稳定输出和可调度性。这种双机构推进模式,既保障储能系统的大规模快速部署,又实现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深度协同。
摩洛哥储能市场在国际合作方面极具开放性:世界银行、欧洲投资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参与项目融资,为摩洛哥储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此外,中国国家电投、法国EDF、沙特ACWA Power等全球能源领军企业积极参与摩洛哥项目竞标,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储能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还促进了本土产业能力的提升。
摩洛哥储能项目进展
近年来,摩洛哥在储能领域积极布局,多个项目稳步推进。ONEE近期启动的1.6GWh交流侧电池储能系统招标项目将重点部署在西北部地区,旨在为肯尼特拉及周边区域提供稳定的电力支持,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电网调峰能力,为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提供关键支撑。
在光热光伏储能融合方面,Noor Midelt系列项目表现亮眼。Noor Midelt I项目采用"光伏+光热"混合设计,容量为800MW(含200MW CSP),可提供至少5小时的储能容量,该项目原定于2024年开始运营,然因技术路线争议延期;Noor Midelt II项目规划建设400MW光伏电站并配套2小时储能设施,已于2023年公布6家资格预审合格的投标人名单;而Noor Midelt III项目则计划建设400MW光伏电站并配备400MWh储能系统,同样在2023年确定了8家入围投标人。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11月,ACWA Power与国轩高科签署联合开发协议,拟在摩洛哥建设一座500兆瓦风电场,并配套2GWh的电池储能设施,项目建成后将为国轩高科位于摩洛哥的电动汽车电池超级工厂提供电力保障。
表:摩洛哥主要储能项目
在政策支持、资源禀赋和国际合作的共同推动下,摩洛哥储能市场发展势头强劲,但仍面临电网基础设施老旧、技术整合困难、融资机制局限等挑战。展望未来,整合绿色氢能产业链、深化跨境能源合作、推动储能技术创新,有望成为摩洛哥储能市场重点发展方向。